农作物受灾面积1212.05万亩,成灾381.65万亩,绝收21.39万亩;烤烟干旱面积达477.4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80.5%;35%左右近10万公顷甘蔗遭受严重干旱,蔗农收入或将减少近10亿元……今年5月,这组数据令云南的旱情牵动人心,华维节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总经理许修文率领团队进入深度缺水区,他们通过全套水肥一体化智慧灌溉方式,让当地种植的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通过科技化方式“催生”而出。
“水是肥的腿,根是苗的嘴,华维智慧灌溉,就是让肥长上腿,找到苗的嘴。”昭通市镇雄县的田波在家乡通过华维智慧灌溉改变缺水状况,乡亲们都可以吃到当地种植的当季蔬菜,遇到做农业的朋友,他都会朗朗上口地将水肥一体化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传播。他明白祖辈传了千年来的“浇地”正逐渐转变为“浇作物”,科技化真正地改变着家乡,也才能振兴乡村。在他关注的公众号中,一组最新的数据显示,华维滴灌每年可让约120万亩农田受益,为种植者节约成本增加效约12亿元,节省约1500万公斤化肥,约3.24亿立方米水,间接节省约4140度电,减少约40872吨二氧化碳排放。通过智慧灌溉,能让每一滴水、每一粒肥发挥最大效益,让农民的每一颗汗都闪耀出丰收的喜悦,不离故土实现造血式的脱贫致富,还原绿水青山。
解决水肥人的关系
田波之前做的是物流行业,在人力成本不断高企的情况下,他决意转行。自己的家乡镇雄县山峦起伏、坡陡谷深、沟壑纵横,石灰岩分布较广,岩溶地貌突出,多洼地,地面干燥缺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了解到华维节水科技倡导的灌溉模式,这正是解决家乡多年来缺水的最佳方法。
去年,田波的云南绿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马龙租了100亩试验田,开始通过华维水肥一体化体系种植香葱,前期投资虽然略高,但技术管理到位,60天出一发的蔬菜,一亩地产值2.4万元,净利润2万元,而用传统方法种植的顶多只有5000元收入。收入明显的增加,而人力成本却只是原来的五分之一,农业靠天吃饭和人力成本逐渐向高科技方向发展。
9月5日,云南省农博会期间,很多种植户向许修文提出了对水肥一体化和智慧农业的需求。同时他也看到,随着行业的发展,农业用工难,用工贵是大问题。今年,在云南文山一个三七种植户,干旱期人工费200多万元,比往年高出20倍。在师宗县,使用水肥一体化种植的4000亩柠檬和石榴种植基地长势良好,旁边的7000亩基地,因为干旱,70%的已经旱死。
认识华维的农业朋友,都笑称华维是灌溉业的“华为”。华维节水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吕名礼的家乡在湖南,小时候的记忆中家乡经常出现季节性大旱,他和田波一样也经历过村里家家户户“守排水”,为了能轮到给自家稻田浇上宝贵的水。
吕名礼在中国农业大学学的是农田水利工程专业(高效节水灌溉方向),投身农业灌溉行业似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华维的成长也是在不断填补国内与行业空白,直到成为世界领先,从一家专注于高效节水灌溉(智慧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科创型企业,到致力于打造集成智慧灌溉和智慧种植业多学科应用的平台。采用精准滴灌技术的西红柿,每亩地最高产量可达十几万斤。像为农作物“输液”一般,基于对作物特性的分析,通过配方肥的精准施策,把作物潜能发挥出来,让蔬果的产量和效益,在标准化种植中翻倍增长;通过“营养抗病”,代替“农药治病”,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通过糖酸比调控,达到更好的口感。
小滴头大门道
作为国内少有的18年根植灌溉科创一域的民营企业,华维董事长吕名礼明白,一个小小的滴头上集成多学科的智慧灌溉,究竟有多大门道?一款叫做“1828压力补偿滴头”的高端核心产品,经部级鉴定为世界先进,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受到业界广泛赞誉。这款产品可消解由于自然高差形成的压力差,通过华维的“农抬头”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均匀、精准灌溉施肥,实现省肥、省工、省水、增产优产、减排环保等多重效益。
滴头背后的华维智慧灌溉系统,汇集了流体力学、材料学、加工制造、机械工业、作物学、植物营养学以及互联网等多学科技术,它要做的,是最终为种植业提供系统性的智慧解决方案。华维的独创性之一,就在于通过反复模拟、试验和修正,可实现滴头的流道设计、模具研发、材料改性和工艺优化等。“目前,国内可做到这一点的,基本上凤毛麟角。就比如,滴头里的小小膜片,就蕴含了极复杂的科技含量,华维把它国产化之后,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一半,我们的农民就可以真正用得起,用得好了。”
“灌溉施肥方式不当,会导致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板结,重金属含量超标;传统粗放的大水漫灌和施肥方式,还会导致铵离子在空气中挥发,造成雾霾。”用科技的方式解决“海、陆、空”污染问题,是精准灌溉的隐形功用,吕名礼介绍,华维独创的针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滴灌技术,还能让有机肥精准还田,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有效利用。
“小小滴头”折射出的,是高端装备农业的系统性建设。对标华维一直以来的“参照系”——以色列巨头企业,吕名礼显现出他的自信,准备好在未来的赶超。“目前,最大的差异还是国人对品牌的‘认知度’上,很多人还是习惯性地认为,进口的一定比国产的好。实际在大多数产品上,已经基本没有差距。”
布局农业智能化
今年8月,云南省寻甸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寻甸县招商引资(上海)推介会”在华维集团上海总部的灌溉博物馆会议中心召开。9月,华维集团为在海拔2640米的云南富民2000亩高原云果苹果基地提供全方位灌溉服务,通过建设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以高原特色农业+云端水果+云上水果为基,华维集团服务即将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顶尖的高原特色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区。吕名礼阐述了传统灌溉施肥对于种植者、行业产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实现精准扶贫、畜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保护绿水青山,振兴美丽乡村的重要方式。
作物不会说话,但它们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比如,水文、气象、土壤条件,以及作物生长习性等。“人工智能并不是只在新兴产业中才能赋能,在传统的农业应用中,可以通过智慧技术的导入,把不会说话的植物语言‘翻译’成决策模型,将这些需求条件综合起来,从而实现系统的可分析,可思考,可决策。”吕名礼表示,未来,会种地、愿意种地的人将会越来越少,我们还希望把老种植户和专家们的经验数字化,形成某种作物生长要素调控的知识库,作为专家型种植的决策模型,为80后、90后,甚至00后的新型职业农民保驾护航。
从做技术,到做系统、做模式、做平台,华维在致力于破解当下农业面临的困境和难题。解决土地规模化和劳动力短缺的矛盾,种植业兴旺和长效扶贫,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恶化的根治,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华维首创的“中国灌溉创客孵化中心”模式,计划通过培训,让更多志合者加入到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智慧水肥一体化)中来。一场灌溉施肥模式的革命,一场事关中国三农发展的革命,关系到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重大转变。
如今,在一如既往深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装备研发的同时,华维集合了农学、植物营养、信息技术、农田水利等多学科团队打造了基于作物需求的“农抬头智慧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已成为新型农场主们的“最爱”。
《影响力》是云南本土第一份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综合性高端杂志,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创刊于2003年。如今,顺应时代发展,“影响力杂志社”微信服务号也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