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2日,2020年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在中国农业大学隆重举行。
来自政府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媒体机构等部门的300余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农业企业家齐聚北京,以“从全面小康到全面振兴”为主题,从科技创新、人才振兴、粮食安全、农业保险等方面,共同研讨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前景与挑战。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和党委常务副书记张东军分别致辞。
孙其信指出,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新的历史阶段需要区分乡村振兴不同区域模式的特殊性。产业兴旺不仅要将第一产业数量规模做大,更要通过产业化等形式将农业做强,使农村变美,农民变富。中国农业大学要努力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并号召中国农业大学遍布全国的校友们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中去。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张东军
张东军指出,2020年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以“从全面小康到全面振兴”为主题,对探讨在新的一年如何更好实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更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具有重要意义。并回顾了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15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国农院在推动“三农”发展中的智库作用。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司长赵阳,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等嘉宾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
韩俊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韩俊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报告中指出,2020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在于:一是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二是要补上全面小康社会“三农”的短板,这些短板集中体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通报中明确指出的八个方面。三是要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韩俊同时强调,乡村振兴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就需要进一步破解“三农”政策中的“人、地、钱”的难题。其中,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实现乡村人才的振兴,要做好“引”“育”“用”三个字的文章,进一步完善顶层的政策设计。
韩俊认为,如果这三大难题如果得以破解,乡村振兴就可以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取得新的成效。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辛贤主持。
在以“乡村振兴与企业家责任”为主题进行的报告环节,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农业控股总裁、华大农业集团董事长梅永红,广西扬翔集团总裁施亮,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MBA教育中心主任教授付文阁等嘉宾分别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农业控股总裁
华大农业集团董事长
原山东省济宁市市长 梅永红
华维节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名礼应邀出席了以“科技支撑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圆桌论坛。
吕名礼认为,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兴旺,种植业是中国覆盖面最广的农业产业,但长期以来,中国种植业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大水漫灌、靠天吃饭”的传统落后局面,科技的贡献度非常小。而在被马克吐温称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沙漠之国以色列,却因为在灌溉施肥领域强大的科技支撑,成为了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成就了沙漠绿洲和世界最小的超级大国的奇迹。
吕名礼表示,要想实现农业(种植业)现代化,必须实现灌溉施肥的科技化。不同于任何其他阶段性的机械作业,灌溉施肥是贯穿作物全生育周期的最最重要的工作。而灌溉施肥,更不是老百姓浅层认知层面的简单,而是跟作物生育阶段、土壤类型、光照和ET0等多种因子密切相关。只有真正“懂作物”、按需做好水肥管理,才能实现用最少的生产资料在更少地土地上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农产品,从而实现“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进而让农民“生活富裕”、再而实现治理有效和乡风文明。
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始于2011年,每届论坛均聚焦中国农业政策、经济发展与企业管理的热点问题,集各领域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农业企业领袖于一堂,被认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农业领域公开学术论坛和年度管理论坛之一,是各方代表关于农业的一场思想盛宴。本届论坛在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举办,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