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3日,北京从昨日的雨雪霏霏中陡然放晴,中国农业大学迎来了阳光灿烂的新学期。
在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钱学军、康绍忠院士等领导和老师们的见证和推动下,上海华维可控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就产教深度融合达成进一步的合作共识。
尊敬的钱校长、康院士、李老师、黄老师
尊敬的金友秘书长、立峰书记、云开院长,各位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疫过云开万物苏,水院华维谱新图。
产教融合风帆举,农业强国百姓足。
非常高兴再次回到母校,探讨校企和院企深度合作。
首先借这个机会向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们的栽培,感谢您们一直以来对华维的关心支持,为华维“灌溉施肥”。
按照今天的会议要求让我发个言,我本来不知道从哪方面说起为好。幸好昨晚在金码大厦客房里浏览咱们水院的官网时,再次看到康老师去年9月6日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的喜报,看到喜报中康老师的一句格言——“做好一名老师,要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有公心、有责任心。”
我对着这句看似简单而又无限深刻的话再次代入式地反复品读,发现我从水院毕业到上海工作的这25年来走过的每一步,似乎正是遵循了康老师讲的这“五心”。
今天我就尝试着借这“五心”来汇报一下自己二十多年里“学农水、干农水”的体会和认知,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是“有爱心”。
热爱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根本。我理解,“有爱心”是对行业的热爱。试想,在不缺水、农业GDP只占0.35%的上海搞节水灌溉,如果不是因为特殊的热爱,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坚持做22年的,华维也是无论如何活不到今天的!
我一直说自己是一个典型的“新三农人”——出身农村、毕业农大、服务农业。从小跟着父母在湘南农村插秧打禾,亲历了“靠天吃饭、吃不好饭”的困顿,后来有幸考上了旨在“解民生之多艰”的中国农大,在杨培岭老师李光永老师黄冠华老师等老师们的教导下,知晓了高效节水灌溉之于作物之于丰收之于家国的重要意义,见识了“一个滴头让以色列地处沙漠而富甲天下”的神奇。
22年前,打死也想不到自己这辈子会从商的我因为以上种种而创立了上海华维节水灌溉有限公司,取义于“中华之维系、节水必先行,汇天下甘泉、丰家国仓廪”,并第一时间亲手绘制了华维LOGO,寄寓着“在一滴水的滋养下,两片富有张力的幼苗破土而出,蓝色的地球永远生机勃勃”。
22年来,灌溉,早已从饭碗变成了生命的一半。默然扎根,无论暑寒,由商贸而生产又科创,聚人才磨产品,建工程中心和灌溉博物馆,农抬头、喜耕田,只为兴旺产业、固本培元。
二是“有信心”。
众所周知,几十年来,我们国家很多领域长期被洋品牌垄断,灌溉行业也不例外,来自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的洋品牌数都数不过来,甚至很多项目招标的时候明目张胆地要求用进口产品
在华维成立的第三年,我应邀去一家国家级农业园区商谈收购他们没有用完的一屋子进口灌溉设备,结果发现连砂石过滤器的砂子都是进口的。当时我被深深地刺痛了——要是说我们的滴头喷头当时还不如以色列还能理解,怎么可能砂子都不如以色列的呢?那一瞬间,心里陡然萌生了这辈子一定要“打造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界灌溉品牌”的梦想。
22年来,正是基于这样的梦想和坚定信心,华维“坚持用科创扎实业的根”,多项产品经部级鉴定为“国际先进”,突破了洋品牌“卡脖子”技术,成功实现了“进口替代”,让老百姓用得好、也用得起。
22年来,华维一直在追梦的路上。请各位老师继续给华维“灌溉施肥”,共同灌溉这个梦想。
三是“有耐心”。
我理解康老师讲的“有耐心”就是要坚守初心梦想,要“把事情做透”,不要患得患失,不要老想着赚快钱。
2006年,在城市园林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华维毅然决然地把很赚钱的“园林灌溉、喷泉水景、工矿防尘”等五大业务都砍掉了,转而聚焦到最不赚钱、最不被南方所理解和接受的农业灌溉领域。
当时很多人都非常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放弃唾手可得利润又超高的现成业务,搞农业灌溉何时才能出头?
当时我觉得园林灌溉和喷泉水景充其量只是一门生意,只有农业灌溉才能做成一份事业。我告诉同事们,“即使我们一两年内不挣一分钱、能活下去,只要我们潜心把产品做好,能够替代进口产品、填补国产空白,今后不可能不挣钱”。
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和耐心,把“挖六个坑”的力气集中起来,耐心地去“挖农业灌溉这一口井”,22年来,华维完成了“一心五谷”战略的国内基础布局,一点一滴地建立了独到的“华维三体系”(研发智造体系、成套产品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构建起了支撑华维今后持续发展的根基。
四是“有公心”。
记得在2012年我参加过水利部组织的一次“节水灌溉公益圆桌会议”,时任副部长胡四一等领导和专家在会上专门强调了节水灌溉的公益属性。我非常认同。
我一直认为,灌溉不止于灌溉,灌溉的是作物,幸福的是百姓,繁衍的是人类,繁荣的而是文明。全体华维人和所有灌溉人从事的工作是中国农业的一场技术革命,是一项利国利民利于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
记得在2018年的时候,我在跟到访华维的七十多位母校学生党员分享的时候说,只有当我们的个人理想同产业需求、民生需求和国家需求逻辑相同、合而为一的时候,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核动力,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最终成人达己。
华维人深知,全国2800多个县、数以十亿亩计的各类作物,还有很多在“靠天吃饭”,这既是巨大的市场机遇,更是重大的行业和企业责任。而华维是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做好这一伟大事业的。基于此,我们在2014年开创了“中国灌溉创客英雄汇”,迄今为止培训了来自全国各地经济果林主产区的数百名灌溉创客,就近服务家乡;2018年,华维历时三年、投入上千万设计建造了被教育部纳入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中国第一家灌溉博物馆;2019年,在康老师的亲自擘画和关心下,开创了“‘华维杯’全国大学生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设计大赛”。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华维相信,只要业界人人都“有公心”,灌溉行业一定会变成一个国色天香的牡丹园。
五是“有责任心”。
蓬勃发展的灌溉行业,得益于很多专家学者和灌溉同行的共同努力。但也有很多从其他领域挤进来投机赚钱的“非灌溉人”,这些人不爱灌溉业、乱做灌溉事,最终留下一堆劣质产品和劣质工程,以致于让老百姓觉得“高效节水灌溉”根本不高效反而心生误解甚至抵制。
我理解,作为一家企业,首先要对员工负责任、对客户负责任、对供应商负责任,还要对行业负责任,乃至要对社会和国家负责任。既要诚信立业、说到做到,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好,不能只是把灌溉当成一门生意做,形势好、能赚钱就干,形势不好了就转行。也要为中国农业产业的整体进步、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尽能尽之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农业强国。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解读时说,“农业强国的内涵十分丰富,最关键的是努力实现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
22年来,华维矢志不渝所坚持的就是通过强大的“科技装备”和“八维一体”的经营体系,为推动构建强韧性的产业、确保供给保障强尽绵薄之力!
过去抗疫的三年,华维大难不死,正是得益于华维是“五心”滋养出来的“有根”的企业。
得益于在“五心”的加持下,华维人愿意蹲到田间地头,能听懂作物声音、看见产业痛点。我们深知,无论是政府还是业主,真正需要的绝不是昂贵而不懂中国的以色列灌溉和荷兰温室,也不是炫酷的数字化或任一单项技术!而是真正能“基于作物、基于产业”的实效解决方案,是良好的投入产出,是可控的农业体系!
基于此,华维完成了从“智慧灌溉”到“可控农业”的业务进化,初步完成了支撑“可控农业体系”的团队构建。
可控农业是一个牵涉到多学科、多维度的综合体系,任何一个企业、一个机构都不可能独立做好,需要“政产学研金服用创”八方协同完成,需要专家老师们宏观引领,需要一大批人才共同践行。
衷心期待今后能在人才培养、课题项目、科技攻关、学科建设和产业服务等方面同母院和母校有更进一步具体而深入的合作。
衷心期待在母校和母院的支持下,华维进一步把软硬件产品做透、把智慧灌溉系统做透、把ACA可控农业模式做透,用“华维农装智谷”和“ACA第六谷”模式打通“创新链”、赋能产业链,为县域乡村振兴提供实效的路径和模式,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施一点点底肥,让每一滴水、每一颗肥和农民的每一滴汗都闪耀出幸福的喜悦。
虎啸冬去,红梅映长空。
兔跃春来,丽日铺锦绣。
再次感谢老师们的栽培。
衷心祝愿各位老师和校友们兔年吉祥、宏图大展。
热切期盼更多的学弟学妹们“乘时代大势,登华维方舟,干兴农伟业,享幸福人生”!
2023年2月13日星期一